中醫拔罐療法是一種古老而有效的治療方法

拔罐療法,古稱“角法”,是一種以罐為工具,利用燃燒、抽氣等方法排除罐內空氣,造成負壓,使之吸附於腧穴或應拔部位的體表,產生刺激,使被拔部位的皮膚充血、淤血,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的方法。它起源於原始社會時期,人們利用牲畜的角(如牛角、羊角等)磨成有孔的筒狀,刺激癰疽後,以角吸出膿血,這便是最早的拔罐療法。隨著醫療實踐的不斷發展,拔罐療法的種類和方法也不斷創新。

 拔罐療法的原理

拔罐療法的原理主要包括負壓作用、熱量作用、經絡作用等:

  1. 負壓作用:拔罐時,通過燃火或其他方式消耗罐內空氣,使罐內產生負壓。這種負壓作用使得罐體能夠牢牢地吸附在皮膚上,牽拉皮膚、血管及神經,從而達到通經活絡、刺激局部血液迴圈、加快新陳代謝、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。
  2. 熱量作用:拔罐過程中,由於罐內燃燒等產生的熱量,對皮膚及皮下組織產生溫熱刺激。溫熱刺激有助於排除體內的毒素,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,同時也有助於調和氣血,舒緩身體的不適感。
  3. 經絡作用:拔罐是依據中醫經絡學說來進行操作的一種外治方法。中醫認為,經絡是人體內氣血運行的通道,拔罐能刺激經絡,調和氣血。通過刺激經絡,拔罐能夠達到疏通經絡、祛風散寒、活血化瘀等功效,對於治療一些由於經絡不通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效果。

 拔罐療法的適應症

拔罐療法適用於多種疾病和症狀,包括但不限於:

  1. 風濕痹痛、腹痛、消化不良、頭痛、高血壓等內科疾病。
  2. 感冒、咳嗽、哮喘、眩暈等臟腑功能紊亂方面的病症。
  3. 丹毒、紅絲疔、毒蛇咬傷、瘡瘍初起未潰等外科疾病。
  4. 急慢性疼痛,如腰背痛、痛經等。
 

 

 

 拔罐療法的種類與方法

拔罐療法的種類和方法多種多樣,臨床常用的有竹罐、陶罐、玻璃罐和抽氣罐等。常用的拔罐方法包括:

  1. 閃罐法:採用閃火法將罐拔住後,又立即起下,再迅速拔住,如此反復多次地拔上起下,起下再拔,直至皮膚潮紅為度。
  2. 投火法:將薄紙卷成紙卷或裁成薄紙條,燃著到1/3時投入罐裡,將火罐迅速叩在選定的部位上。
  3. 走罐法:一般用於面積較大、肌肉厚的部位,如腰背部、大腿部等。醫者用右手握住罐子,在塗有潤滑劑的罐口或皮膚上往返推動,至所拔部位的皮膚潮紅、充血甚或瘀血時,將罐起下。
  4. 留罐法:又稱坐罐,即拔罐後將罐子吸附留置于施術部位10~15分鐘,然後將罐起下。此法一般疾病均可應用,而且單罐、多罐皆可應用。
  5. 刺絡拔罐:即在應拔部位的皮膚消毒後,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或用皮膚針叩打後再行拔罐,使之出血,以加強刺血治療的作用。一般針後拔罐留置10~15分鐘。
  6. 藥罐法:指在抽氣罐內盛貯一定的藥液,然後按抽氣罐操作法抽去空氣,使罐吸附在皮膚上。

拔罐療法的注意事項

  1. 清潔消毒:拔罐前應對罐具和拔罐部位進行嚴格的清潔消毒,操作者的手部也需要消毒,以防止感染。
  2. 避免燙傷:拔罐時注意不要燒到罐口,防止燙傷患者的皮膚。同時,蘸酒精的棉球點火前要擠乾淨,防止酒精棉球滴到患者身上。
  3. 選取適宜部位:拔罐時建議選擇肌肉豐滿、皮膚平滑、沒有毛髮的部位。避開大血管、痣點、傷口、皮膚破損處、皮膚瘢痕處、皮膚有贅生物處以及孕婦腰骶部等部位。
  4. 拔罐時間要合適:拔罐時間應根據病情和體質來確定,一般控制在10~15分鐘內。病情重、病位深,拔罐時間宜長;病情輕、病位淺,拔罐時間宜短。
  5. 拔罐不宜過勤: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,至少需要上次治療的罐印消失後才可進行下一次治療。
  6. 拔罐後護理:拔罐後皮膚毛孔張開,容易受涼受風,因此要注意保暖。同時,拔罐後不要立即洗澡,以免對皮膚造成傷害或引起炎症。拔罐後還要保持拔罐部位的清潔衛生,不撓抓拔罐部位,避免感染。

 拔罐療法的禁忌症

拔罐療法雖然適用範圍廣泛,但也存在一些禁忌症,

包括但不限於:

  1. 高熱、抽搐、痙攣等症患者。
  2. 皮膚過敏或潰瘍破損處。
  3. 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及毛髮多的部位。
  4. 孕婦腰骶部及腹部。
  5. 70歲以上的老年人以及身體特別虛弱的人。
  6. 患有出血傾向、皮膚病、精神障礙等疾病的患者。
 

 

 

綜上所述,中醫拔罐療法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,但在使用時需要遵循正確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,以確保療效和安全。同時,對於禁忌症患者應避免使用拔罐療法。